Cursor发布新一代AI软件开发平台:推出Composer编码模型与多智能体界面
- 翻译:DeepSeek
- 编辑:AI导航5 - 老五
- 英文原文:https://www.artificialintelligence-news.com/news/cursor-2-pivots-multi-agent-ai-coding-debuts-composer-model/
Cursor近日发布了其最新的AI软件开发平台,带来全新的多智能体界面并首次推出其编码模型Composer。
这款全新的Composer模型被描述为“前沿模型”。Cursor声称,其速度比同等智能水平的其他模型快四倍。该公司专门为Cursor环境中的“低延迟智能编码”构建了此模型,并宣称该模型能在30秒内完成大多数对话轮次。
这种速度提升旨在优化开发者工作流程。早期测试者反馈,能够与模型快速迭代是其关键优势。他们显然已逐渐信任Composer处理复杂多步骤编码任务的能力。

为实现这一性能,Composer通过一套强大工具进行训练。其中关键工具之一是“全代码库语义搜索”。Cursor表示,这种训练使Composer在理解和处理大型复杂代码库方面表现更佳——这正是多数生成式AI编程助手面临的共同挑战。
第二大更新是用户界面。打开新版本时,用户将注意到“更聚焦”的设计。Cursor彻底重构了整个AI驱动的软件开发体验,将其“从以文件为中心转变为以智能体为中心”。这种核心转变旨在让开发者专注于预期目标,而AI智能体则负责处理底层细节和代码实现。
对于仍需直接操作代码的开发者,新布局保留了便捷打开文件的功能。用户也可根据偏好切换回“经典IDE”视图。

新平台的核心特点是能够并行运行多个AI智能体且互不干扰。该功能通过“git工作树或远程机器”等技术实现。
Cursor还指出这种并行模式催生了一项有趣的涌现策略:将同一问题分配给多个不同模型然后优选最佳方案,能“显著提升最终输出质量”,这对高难度复杂任务尤为有效。
公司承认,随着AI智能体承担更多编码工作,开发者面临新的瓶颈。其中两大新挑战是“代码审查和变更测试”。
Cursor 2.0包含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功能:界面经过简化使得“快速审查智能体所做变更更为便捷”,让开发者仅在必要时深入代码;平台还引入“原生浏览器工具”,使AI智能体能够自动测试其工作成果,通过持续运行测试和调整直至产出“正确最终结果”。这标志着向更自主开发流程迈出重要一步——智能体不仅能编写代码,还能自主验证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Cursor发布新一代AI软件开发平台:推出Composer编码模型与多智能体界面